作者:郝铄综合报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3 22:13:36
“最强大脑”背后的脑科学

 
岁末年初,在AlphaGo化身神秘“网络棋手”Master,以60连胜之不败战绩横扫人类围棋界后,在2017年新开播的第四季《最强大脑》首场“人机大战”中,百度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也成功战胜有“脑王”之称的人类选手王峰。
 
此次人机竞赛的项目是“人脸识别”,要匹配年龄跨度较大的数十张童年照片与现场数十名嘉宾观众。有专家表示,这对人工智能而言难度较大,因为机器没有直觉,只能依靠分析数据进行学习。同时,整容、化妆、戴美瞳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人工智能识别的准确率。
 
那么,人类在“人脸识别”领域的能力究竟如何?2017年1月6日,发表在《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的人脸识别能力会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强。
 
年纪越大越灵光
 
如果你因自己的社交圈越来越大而担忧,大可不必。你的大脑可以记住所有这些新面孔,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块区域在成年后仍在增长。
 
这项发现令人震惊,因为大脑在成熟后,其大部分变化都需要修改神经元之间的现有连接。但是近期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所领导的团队发现,脑部扫描显示,脑皮层中的梭状回区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大。
 
梭状回被认为对人脸识别有所贡献,而成人的这种识别能力远优于儿童。他们对47位不同年龄的人进行脑部扫描,发现在考虑了每个大脑整体大小有所不同的情况下,成年人在该区域的脑物质比儿童要多出12.6%。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改变涉及到的是一个不同的机制,扩张而非修剪。”Kalanit Grill-Spector的团队领导了此次研究发现。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几乎所有的大脑改造都出现在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
 
Grill-Spector 表示,梭状回的改变似乎只存在于人类身上,而且可能反映了人脸识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成年之后。“我们在不断地扩张社交圈。进入高中或大学后,我们已经知道成千上万个人。我们这一辈子都在继续认识新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