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整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31 3:2:33
| ||||
我与“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第一次邂逅是1997年,中国水稻研究所黄大年研究员主持的“转基因杂交稻配制”和郑康乐研究员参加的“中国水稻基因组计划”由近500位两院院士票选入围,与长江三峡工程成功截流并列榜首。当时我是黄大年老师课题组的一员,同时也正在向刚刚回国的李家洋老师学习如何建立我国自有的水稻种质资源库用于基因功能研究。 当年的成果是水稻所里的大事,是多年积累的体现,但于我来说更多的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和引领,直至今日仍觉心潮澎湃。 此后我和李家洋老师合作率先利用遗传诱变获得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遗传变异材料与突变体库,先后发掘了近5万份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分析材料,开始了水稻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 2003年,我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李家洋院士作为通讯作者的研究工作“MOC1基因的克隆”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这一工作也入选了“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一大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被解析,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分子设计育种也不断被探索和推进,2010年我们的研究成果“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9年我增选为万博体育官网-中国足彩网¥app平台:院士,从参与“双十活动”的“选手”变成了“评委”,这个变化不可谓不大。我亲历了四十多年来我国生物学、遗传学的飞速发展,既看到了老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扎实和担当,也看到了新生代的刻苦与聪慧,最大的感受就是想要做成事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作为评委,我更觉重任在肩,希望通过评选及其他科研交流方式,在充分利用老一辈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力推动新一代学科的发展,让年轻人能够真正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看的更高、走的更远。 我认为“双十评选”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能入选的成果要么是能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要么可能就是未来某个或某些新的科研“蓝海”的线索,这对引领我国科技发展,开拓新的科研思路以及向世界传播和分享我国科研进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了传播才会有更多被关注和交流的机会,思想的碰撞,活跃的交流与合作才是真正能推动科学不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我与“双十评选”的缘分已经持续了20多年,当然我希望这种缘分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但更希望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农业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走入“双十评选”的备选和入选名单。■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1年2月增刊 回响)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